读叔本华之《人生的智慧》

 

作者简介

权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1788年2月22日诞生在但泽(今波兰格旦斯克)一个异常显赫的富商家庭,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叔本华家产万贯,但不得志,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25岁发表了认识论的名篇《论充足理性原则的四重根》。30岁完成了主要著作《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首版发行500本,绝大部分放在仓库里。53岁出版《伦理学的两个根本问题》。62岁完成《附录和补遗》,印数750本,没有稿费。65岁时《附录和补遗》使沉寂多年的权本华成名,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此刻的我站在路的尽头,老迈的头颅无力承受月桂花环。”1860年9月21日在法兰克福病逝。
《人生的智慧》选自《附录和补遗》,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弗兰茨?卡夫卡说:“叔本华是一个语言艺术家,仅仪因为他的语言,我们就应该无条件地读他的著作。”
——————————————————————————–

内容简介

叔本华于1850年写了《附录和补遗》一书,《人生的智慧》是该书中的一部分。在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人生的智慧》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在晚年一举成名。我社出版的这本全译本是我国第一个根据德文版译出的中文本。这本书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至为接近,诸如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养生和待人接物所应遵守的原则等。正如叔本华所说的,在这本书里他尽量以世俗、实用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这本书尤其适合大众阅读。虽然叔氏尽量放弃了居高俯临的审视角度,但关于错综复杂并因此众说纷纭的世俗人情的话题,经过这位思想大师一贯深刻而因此透彻的讨论之后,变得清晰简明,话题也几已穷尽矣。
——————————————————————————–

目录

译者序
引言
第一章 基本的划分
第二章 人的自身
第三章 人所拥有的财产
第四章 人所展现的表象
第五章 建议和格言
 第一部分 泛论
 第二部分 我们对待自己的态度
 第三部分 我们对他人应采取的态度
 第四部分 我们对于命运和世事的发展所应保持的态度
第六章 人生的各个阶段
附 叔本华的生平轶事
叔本华哲学的神奇美丽与影响
——————————————————————————–

读者推荐

在读完叔本华书的第一页以后,就知道得很清楚,我将要把他写的所有东西都读完;他所说的每一个字我都要听。
          ――尼采
  人生的智慧就是如何尽量称心、愉快地度过一生这样一门艺术。关于这方面的教诲在哲学上可称为“幸福论”。因此,这本著作教导人们如何才能享有一个幸福的生存。
  对于人的幸福起着重要关键作用的,是属于人的主体的美好素质,这些包括高贵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和健康良好的体魄。
  在这世上存在三种力:明智、力量和运气。我相信运气至为重要。
——————————————————————————–

书摘与插图

第一章 基本的划分
亚里士多德把人生能够得到的好处分为三类――外在之物、人的灵魂和人的身体。现在我只保留他的三分法。我认为决定凡人命运的根本差别在于三项内容,他们是:
1)人的自身,即在最广泛意义上属于人的个性的东西。因此,它包括人的健康、力量、外貌、气质、道德品格、精神智力及其潜在发展。
2)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亦即财产和其他占有物。
3)人向其他人所显示的样子,这可以理解为:人在其他人眼中所呈现的样子,亦即人们对他的看法。他人的看法又可分为名誉、地位和名声。
人与人之间在第一项的差别是大自然确定下来的,由此正可推断:这些差别比起第二、三项的差别,对于造们的幸福抑或不幸福,会产生更加根本和彻底的影响――因为后两项内容的差别只是出自人为的划分。人自身拥有的优势,诸如伟大的头脑思想或者伟大的心,与人的地位、出身(甚至王公、贵族的出身)、优厚财富等诸优势相比,就犹如真正的国王比之于戏剧舞台上假扮的国王一样。伊壁鸠鲁的第一个门徒门采多罗斯就曾在他的著作里为他的一个篇章冠以这样的题目:“我们幸福的原因存在于我们的自身之内,而不是自身之外。”确实,对于一个人的幸福,甚至对于他的整个生存的方式,最主要的明显的就是这个人自身的内在素质,它直接决定了这个人是否能够得到内心的幸福,因为人的内心快乐抑或内心痛苦首先就是人的感情、意欲和思想的产物。而人自身之外的所有事物,对于人的幸福都只是间接地发挥影响。因此,同一样外在的事物和同一样的境遇,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影响都不尽相同;处在同一样的环境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因为与一个人直接相关的是这一个人对事物的看法、他的感情以及他的意欲活动。外在事物只有在刺激起他的上述东西时才能发挥作用。每个人到底生活于何样的世界,首先取决于这个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这个世界因为各人头脑和精神的差异而相应不同。因此,每个人的世界是贫瘠的、浅薄的和肤浅的,抑或丰富多彩、趣味盎然和充满意义的――这视各人的头脑而定。例如,不少人羡慕他人在生活中发现和遇到饶有趣味的事情,其实前者应该羡慕后者所具有的理解事物的禀赋才对。因为正是归因于他们理解事物的禀赋,他们经历过的事情,在其描绘中,都带有某种韵味。这是因为在一个思想丰富的人看来是意味深长的事情,对于一个肤浅、头脑庸俗的人来说,却不过是平凡世界里面的乏味一幕而已。这种情形尤其明显见之于歌德和拜伦创作的、取材于真实事件的许多诗篇。呆笨的读者会羡慕诗人能有那些其乐无穷的经历,而不是羡慕诗人所具有的伟大想象力――这种想象力足以化平凡无奇为伟大和优美。同样,一个具忧郁气质的人所看到的悲惨一幕,在一个乐天派的眼里只是一场有趣的冲突,而一个麻木不仁的人则把这视为一件无足轻重的事情。所有这一切都基于这样一个事实:现实生活,亦即当下经历的每时每刻,都由两个部分组成:主体和客体――虽然主体和客体彼此密切关联、缺一不可,就像共同构成水的氧和氢。面对完全一样的客体时,不同的主体就意味着所构成的现实完全不同,反之亦然。由此可知,最美、最好的客体和呆滞、低劣的主体互相结合只能产生出低劣的现实,情形就像恶劣天气之下观赏美丽风景,又或者以糟糕模糊的照相机拍摄这些风景。或者,我们用更浅显的语言来说吧:正如每个人都囿于自己的皮囊,每个人也同样囿于自己的意识。一个人只能直接活在自己的意识之中。因此,外在世界对他帮助不大。在舞台上,演员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仆人、士兵,或者王侯将相。但是,这些角色之间的区别只是外在的、皮毛的,这些表面现象之下的内核是一样的;他们都不外乎是可怜、痛苦和烦恼的戏子。在现实生活当中情形也是一样。各人拥有的不同地位和财富赋予了个人不同的角色,但各人的内在幸福并不会因外在角色的不同而产生对应的区别。相反,这些人同样是充满痛苦和烦恼的可怜虫。忧虑和烦恼的具体内容因人而异;但它们的形式,亦即其本质,却大同小异;痛苦和忧虑的程度会存在差别,但这些差别却与人们的地位、财富的差别并不匹配,亦即和每个人所扮演的角色不相吻合。对于人来说,存在和发生的一切事情总是直接存在和发生在他的意识里面,所以,很明显,人的意识的构成是首要关键。在大多数情况下,主体意识比呈现在意识中的物象、形态更为重要。一切美妙有趣的事物,经由一个愚人呆滞的意识反映,都会变得枯燥乏味。相比之下,塞万提斯却在一个简陋牢房里写作了他的《堂吉诃德》。构成现实的客体部分掌握在命运的手里,因此是可以改变的;但主体部分是我们的自身,所以,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不可改变的。因此,尽管在人的一生中,外在变化不断发生,但人的性格却始终如一,这好比虽然有一连串的变奏,但主旋律却维持不变。无人能够脱离自身个性。正如那些动物,不管人们把它们放置在何种环境里,它们仍然无法摆脱大自然为它们定下的不可更改的狭窄局限。这一点解释了诸如:为什么我们在努力使自己宠爱的动物快活的时候,应该把这种努力控制在一个狭窄的范围之内,这是由动物的本性和意识的局限所决定的。人亦如是。一个人所能得到的属于他的快乐,从一开始就已经由这个人的个性规定了。一个人精神能力的范围尤其决定性地限定了他领略高级快乐的能力。如果这个人的精神能力相当有限,那么,所有来自外在的努力――别人或者运气所能为他做的一切――都不会使他超越只能领略平庸无奇、夹杂着动物性的快乐的范围。他只能享受感官的乐趣、低级的社交、庸俗的消费和闲适的家庭生活。甚至教育――如果教育真的有某些用处的话――就大体而言,也无法在拓宽我们精神眼界方面给人带来大的帮助。因为最高级、最丰富多彩以及维持最为恒久的乐趣是精神思想上的乐趣,尽管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对这一点缺乏充足的认识;但是,能否领略这些精神思想的乐趣却首先取决于一个人与生俱来的精神思想能力。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的幸福在多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身,即取决于我们的个性。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却只是考虑运气、考虑拥有的财产,或者考虑我们在他人心目中的样子。其实,运气会有变好的时候,甚至如果我们内在丰富的话,我们就不会对运气有太多的要求。相比之下,一个头脑呆滞的人终其一生都是头脑呆滞,一个笨蛋至死仍是一个笨蛋,哪怕他身处天堂,为天堂美女所簇拥着。因此,歌德说:
  大众,不分贵贱,
  都总是承认:
  众生能够得到的最大幸运,
  只有自身的个性。
对于人的幸福快乐而言,主体远远比客体来得重要,任何一切都可以证实这一点。例子包括:饥饿才是最好的调味品,衰老之人对青春美色再难一见钟情,天才和圣人所过的生活等。人的健康尤其远远地压倒了一切外在的好处。甚至一个健康的乞丐也的确比一个染病的君王幸运。一副健康、良好的体魄和由此带来的宁静和愉快的脾性,以及活跃、清晰、深刻、能够正确无误地把握事物的理解力,还有温和、节制有度的意欲及由此产生的清白良心――所有这些好处都是财富、地位所不能代替的。一个人的自身,亦即当这个人单独一人的时候陪伴自己的、别人对此不能予夺的内在素质,其重要性明显胜于任何他能够占有的财物和他在他人眼中呈现的样子。一个精神丰富的人在独处的时候,沉浸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自得其乐;但对于一个冥顽不灵的人,接连不断地聚会、看戏、出游消遣都无法驱走那折磨人的无聊。一个善良、温和、节制的人在困境中不失其乐;但贪婪、妒忌、卑劣的人尽管坐拥万千财富都难以心满意足。如果一个人能够享有自己卓越的、与众不同的精神个性所带来的乐趣,那么,普通大众所追求的大部分乐趣对于他来说,都是纯属多余的,甚至是一种烦恼和累赘。
因此,贺拉斯在谈论自己时说:
  象牙、大理石、图画、银盆、雕像、紫衣,
  很多人视它们为必不可少,
  但是有的人却不为这些东西烦心。
苏格拉底在看到摆卖的奢侈物品时,说道:“我不需要的东西可真不少啊!”
对我们的生活幸福而言,我们的自身个性才是最重要和最关键的,因为我们的个性持久不变,它在任何情况下都在发挥着作用;另外,它有别于我列出的第二、第三项好处,保存这些好处只能听天由命,但自身个性却不会被剥夺。与后两项只是相对的好处相比较,我们自身的价值,可以说是绝对的。由此可知,通过外在的手段去影响和对付一个人要比人们普遍所认为的困难得多。只有威力无比的时间才可以行使它的权利:人在肉体和精神方面的优势逐渐被时间消磨殆尽,也只有人的道德气质不受时间的影响。在这一方面,财产和别人的看法当然显得更有优势了。因为时间并不会直接夺走这些好处。后两项好处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因为它们都处于客体的位置,它们的本质决定了任何人都可以得到它们,起码人们都有占有这些好处的可能。相比之下,对于属于主体的东西我们确实无能为力――它们是作为“神的权利”赋予了人们,并终生牢固不变。所以,歌德说:
  在你降临世上的那一天;
  太阳接受了行星的问候,
  你随即永恒地遵循着,
  让你出世的法则茁壮成长,
  你就是你,你无法逃脱你自己,
  师贝尔和先知已经这样说过;
  时间,力量都不能打碎,
  那既成的、已成活的形体。
我们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尽可能充分地利用我们既定的个性。因此,我们应该循着符合我们个性的方向,努力争取适合个性的发展,除此之外则一概避免。所以,我们必须选择与我们个性相配的地位、职业和生活方式。
一个天生筋骨强壮,长得像大力神似的人,如果为外在情势所迫,需要从事某种坐着的职业,去做一些精细、烦琐的手艺活,或者从事学习研究和其他脑力工作――这些工作需要他运用先天不足的能力,而他那出色的身体力量却无从发挥――要是出现这种情况,那这个人终其一生都会感到郁郁不得志。但如果一个人虽然具有异常突出的智力,但其智力却无从得到锻炼和发挥,从事的是一种根本发挥不了他的智力的平庸工作;或者,这工作干脆就是他力不能及的力气活,那么,这个人遭遇的不幸比起第一个人则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我们必须避免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尤其在我们年少气盛的时候,这可是我们生活中的暗礁。
人的自身比起财产和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具有压倒性的优势;由此可知,注重保持身体健康和发挥个人自身才能比全力投入获得财富更为明智。但我们不应该把这一说法错误地理解为:我们应该忽略获得我们的生活必需品。不过真正称为财富的,亦即过分的丰裕盈余,对我们的幸福却帮助不大。所以,很多的有钱人感觉并不快乐,因为这些不快乐的有钱人缺乏真正的精神思想的熏陶,没有见识,也因此缺乏对事物的客观兴趣――而只有这些才可以使他们具备能力从事精神思想的活动。财富除了能满足人的真正、自然的需求以外,对于我们的真正幸福没有多大影响。相反,为了保管好偌大的财产,我们会有许多不可避免的操劳,它们打扰了我们舒适悠闲的生活。对于人的幸福,人的自身确实较之于人所拥有的财富更为重要,但是,常人追求财富比追求精神情趣要来劲千百倍。因此,我们看到很多人像蚂蚁似的不眠不休、辛勤劳作,从早到晚盘算着如何增加他们已有的财富。一旦脱离了那狭窄的挣钱领域,他们就一无所知。他们的精神空白一片,对挣钱以外的一切事物毫无感知。人生最高的乐趣――精神方面的乐趣――对他们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既然如此,他们就只能忙里偷闲地寻求那些短暂的、感官的乐趣――它们费时很少,却耗钱很多。他们徒劳地以这类娱乐来取代精神上的享受。在他们生命终结的时候,如果运气好的话,他们真的会挣到一大堆的金钱,这是他们一生的成果;他们就会把这钱留给自己的继承人去继续积累或者任意挥霍。这种人尽管终其一生都板着一副严肃、煞有介事的面孔,但他们的生活仍然是愚不可及的,与其他许多傻乎乎的人生没有什么两样。
所以,人的内在拥有对于人的幸福才是最关键的。正因为在大多数情形下,人的自身内在相当贫乏,所以,那些再也用不着与生活的匮乏作斗争的人,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从根本上还是感觉到闷闷不乐。情形就跟那些还在生活的困苦中搏斗的人一般无异。他们内在空虚、感觉意识呆滞、思想贫乏,这些就驱使他们投入到社交人群中。组成那些社交圈子的人也正是他们这一类的人,“因为相同羽毛的鸟聚在一块”(荷马语)。他们聚在一块追逐消遣、娱乐。他们以放纵感官的欢娱、极尽声色的享受开始,以荒唐、无度而告终。众多刚刚踏人生活的纨绔子弟穷奢极欲,在令人难以置信的极短时间内就把大部分家财挥霍殆尽。这种作派,其根源确实不是别的,正是无聊――它源自上述的精神贫乏和空虚。一个外在富有、但内在贫乏的富家子弟来到这个世界,会徒劳地试图用外在的财富去补偿内在的不足;他渴望从外部得到一切,这情形就好比试图以少女的汗水去强健自己体魄的老朽之人。人自身内在的贫乏由此导致了外在财富的贫乏。
至于另外两项人生好处的重要性,不需要我特别强调。财产的价值在当今是人所公认的,用不着为其宣传介绍。比起第二项的好处,第三项的好处具有一种相当缥渺的成分,因为名誉、名望、地位等全由他人的意见构成。每人都可以争取得到名誉,亦即清白的名声;但社会地位,则只有服务国家政府的人才能染指;至于显赫的名望就只有极少数人才会得到。在所有这些当中,名誉是弥足珍贵的;显赫的名望则是人所希望得到的价值至昂的东西,那是天之骄子才能得到的金羊毛。另一方面,只有傻瓜才会把社会地位放置在财产之前。……
????? 上个礼拜把这本书看完了,看了很久,不是偷懒,是因为这是本值得细细品位的书。这本书是韦启昌从叔本华的最后一本大作《附录与补遗》中摘录的文章集合,就像叔本华自己说的,他尽量从世俗、实用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这是本讲做人的书,等寒假回家我应该会以游戏为诱饵把书强推给某些人。很明显,这本书如此优秀,并不仅仅是因为叔本华的天才(当然这个占了绝大部分),也因为译者韦启昌先生的杰出翻译,这不是一本能一目十行的书,很多语句需要思考,这充分说明了韦启昌先生对于叔本华的理解。因为对韦启昌先生的兴趣,上面搜了一下,发现了他和周国平的一些争论,就更喜欢他了,并不想多说周国平的坏话,他确实是个有才华的人,不过用一句现在常用的话,不要装B。

? 这本书,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解决了我很多困惑,让我对人生有了一些不同的理解。这不是一本心灵鸡汤的书,虽然因为是摘录,没有很系统的说明叔本华的思想大厦,但是仍然比一些畅销的做人书优秀许多。书从人生能得到的三类好处(人的自身、人所拥有的财产、人所展现的表象)为线索展开,把重点放在了对一三的理解上。

 首先是人的自身:

????????? 对于这个,他比二三更能给人带来幸福。叔本华认为个性和自身的价值是唯一与个人幸福有关的,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属于人的主体的美好素质--品格智力性情体魄。最直接给我们带来幸福的莫过于轻松愉快的感官,所以健康极其重要,当然健康也不是唯一。这里叔本华引用了柏拉图的“郁闷”与“愉快”的分类,很不幸的,按照这种分类,我属于“郁闷”型的人,这种人被自己的神经折磨,却被现实所宠爱。而当这种郁闷到达一定极限或者与某些天性想融合的时候,更容易产生自杀之类的极端行为。我觉得这种分类的意义在于理论或者学术上,因为现实中的人不可能严格的画上框框,我想比较而言,我应该算是46开吧。现实世界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环境,特别是在人口众多、生存与攀比压力更大的国家里,人的神经受到更多的锻炼,结果就是大多数的人会把这当成折磨,比如日本,有很多的自杀人群,有理由相信,中国是自杀潜在的巨大市场,而这也不局限于低收入人群,比较可能的人群是见过市面,但是在大的环境下处于中下阶层的人。见过市面但是得不到引起的不满足确实是一个巨大的痛苦。

 叔本华认为痛苦和无聊是幸福的两大敌人,而人在这两者之间振荡,两者的矛盾在于他们的双重对立关系,一个属于外在的客体,一个属于内在的主体。想象到历史上的一个很具有意义的朝代--金的变迁,我想痛苦似乎对于目前主流的哲学意义更大一些。在这本书中他不止一次地提到了柏拉图的名言:人不能追求幸福,只能逃离痛苦。对于这句话我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喜欢某个耳机,我想买,如果我不买,我会感到不满足,会痛苦,如果我买了,我会满足,至少会愉快一段时间,这个不是我主动去追求幸福吗,我逃离了什么痛苦?我觉得只能说占主导的是这两者。就痛苦和无聊的论断而言,无聊的本质在于空虚,而我最痛恨的就是长时间的无所事事,所以应该主动地去追求痛苦,我也喜欢压迫,虽然时不时地向他扔两坨大便,但不能否认我对他的喜爱。不过偶尔也需要迟钝单纯地看时间一秒一秒流逝。因为内心的空虚,人们去追求五花八门的社交、娱乐和奢侈。说到娱乐,近期是特奥会时期,宿舍旁边的体育馆也是特奥的篮球场地,我最近想得比较多的是,这种比赛的意义在哪里?是想说明弱智的人也可以,还是想给人的怜悯一个释放的场所。很明显,这个不是增强体质的问题,弱智的人应该算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不适合产品,我这么说不在于说应该淘汰他们,而是说不应该如此强烈地去说明他也行,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去做适当的事,而不应该做一些无意义的象征举动。对于奥运会,更广阔地说,我也不觉得奥运会有什么更好的存在的意义,更高更快更强这样的口号很有号召力,但是事实就是人类的体质在进化过程中在变坏,几千年前的人并不会从小开始进行艰苦的训练,但是他们更强壮,而现在的奥林匹克我只看到一个把此当为职业而奉献青春的有限的几个人。特别是对于像中国这样的一个国家而言,金牌的意义如果只在于有限的几个人10多年造成全身伤病的苦练,以及绝大多数的人无法参与,那么他更是一堆狗屎。而且,现在的某些记录,特别是与更高更快更强最紧密的田径的某些项目,明显已经到达一种极限,今天看到了琼斯承认服用禁药的新闻,禁药是个奥林匹克永恒的话题,很明显,奥林匹克把有损害的科技排斥在他们的规则之外,他们只认可天然的体质,而人类最伟大的发现就是知识,用知识来帮助个体,并把其损害控制在某个范围以内,我觉得也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是这里有个问题,很明显就体质而言,人只有更弱,而人的智慧却让我们更快,如果不把各种科技带来的优势带进奥林匹克,那他显然违背了人类的发展,如果在竞技中彻底地把科技排除,最公平的只能是裸体,如果要带进来,是否应该把赛车这些项目也加进来,这才对得起他的口号。健康是人幸福的一个大的前提条件,但是健康不等于突破,他只是平衡,郎平练出了个大心脏,结果这个反而成了她的疾病,讽刺。所以不论从那个角度,我都不觉得奥林匹克有现实的大意义,或者,他应该和NBA一样,老老实实的写明自己属于娱乐。而娱乐的意义又是什么,不可否认,他能带来精神的愉悦。那他又是如何作用的呢?叔本华认为他只是用来填补人类内在的空虚,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有电视机,叔本华是肯定不会买的。不过我觉得娱乐应该有他的意义,首先不说音乐等这些元素,从高雅的角度来说,流行音乐摇滚都是些垃圾,不过我也喜欢这些垃圾,欣赏不来高雅的东西。而电影、某些小说似乎实现了人的白日梦,让我们有了不同的人生,体育运动节目开辟了第二战场,我们有自己喜欢的球队。这些虽然不是我们在主导,但是我们实现了旁观的参与,是现实的补充,同时,如果陷入过深,也是一剂毒药。娱乐肯定是作用于人的精神的,他是愤怒等精神排泄物的出口,同时,也是一个温和的疗养院。他是无聊的组成,是缓和痛苦的镇痛剂,他的作用在于缓和,而不在于治愈,人的生活也是一种平衡,无论痛苦还是空虚都会产生超过对死亡的恐惧的情感,而他们的对立关系又让他们可以互相缓和,而当他们的关系成了治愈,那么意味着结束。社交的作用我认为在于对三的理解上,没有社交,就没有三存在的可能,这里不多说了。对于奢侈,这个也是让我很困惑的东西,因为很难理解他的意义,但是可以有个结论,他和浪费一样,都是不可避免的。我觉得奢侈也是人类本性中对于三的追求,和面子问题一样。那么浪费呢,我原先认为浪费也是一种奢侈,但是从这个角度看,他们显然不同,从食堂的问题看来,他似乎也是一种共性,他的根源在哪里呢?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