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影业成立 影视产业站在互联网的肩膀上

去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马化腾发言强调了腾讯泛娱乐战略的原则,就是连接与开放基础上,重视内容,要做知识产权(IP)新生态。言外之意,对内容的掌控程度将决定未来互联网泛娱乐格局角逐中的胜出和败退。昨天腾讯影业的成立,应该是对这个战略方向的最有力回应。

据报道,腾讯影业将与腾讯游戏、腾讯动漫、阅文集团共同组成腾讯互娱全新的泛娱乐业务矩阵,共同探索一个协同、开放、共融共生的泛娱乐新生态。腾讯集团COO任宇昕出任腾讯影业董事长,腾讯集团副总裁程武任CEO,腾讯集团副总裁唐毅斌任董事,腾讯集团财务总监胡敏任监事。

为什么说是最为有力的回应?腾讯的基因是娱乐,依托社交形成的游戏版图是支柱业务,而伴随QQ、微信在移动和PC端凝聚起强大的统治力,虚拟数字服务内容也空前暴涨,腾讯不可能也不甘心一直依靠游戏吃饭。从文学、动漫、游戏、影业几条线出发进行聚拢之后,电影产业无疑是距离商业落地最近,在内容呈现和上下资源的聚拢上也最有号召力的部分。

泛娱乐战略的内外驱动力

泛娱乐理念早在盛大时代,陈天桥的“网络迪士尼”战略中已经酝酿出了雏形,但是当时别说没有现在厮杀到眼红的移动终端产业格局,连PC的普及还远远未到,娱乐内容与用户触达之间的距离是十几年的终端产业的披荆斩棘。

发展到今天,从外部的通信管道设施的完善,到硬件的前簇后拥,再到内容生产、发行、销售机制的成熟,都是数字内容源源不断产出的动力。互联网与传统产业从早先的对峙,已经转变为反噬。

音乐唱片产业、图书出版行业,都已经被苹果、亚马逊等科技巨头率先颠覆,而中国的BAT何尝不是快马加鞭,集中资金和资源,将产业统治范围从主体的电商、搜索、社交,迅速向内容领域拓展。

2010年,腾讯游戏的业务已经占据了市场的一般份额以上,其从游戏和社交两个方向,向文学、动漫等泛娱乐领域的延伸最为自然。在这些平台上,腾讯通过制造、引进大量内容,为“泛娱乐”带来“源头活水”。

在这之上,则是基于优质内容的明星IP建设——如果说内容只是娱乐的载体,那么明星IP则升华为情感的载体。从商业层面来说,IP降低了人们对内容的识别成本,使其更易被接受。基于这种明星IP的连接,便是腾讯眼中的泛娱乐。在腾讯现有的业务模块下,游戏、动漫、文学、影视都不再孤立存在和发展,而是互相连接、共融共生。

IP在这一生态内流转,并根据其本身属性,演化成相关产品。在这其中影视业务的角色最为特殊。

影视是文娱产品中呈现形式最直接,也最具体验张力的内容,其在制作、发行的产业链条上也最为成熟和牢固,出版和音乐产业已经被互联网收入麾下的情况下,电影产业依然坚挺,这正是因为其自身裹挟的资本权重非常高。

而伴随互联网向内容产业的渗透,尤其是腾讯这样内容板块能够相互联动取暖的平台上,影视产业不仅多扮演更多的串联角色,也将表现出更多的体验形态。

影视产业站在互联网的肩膀上

腾讯影业CEO程武对影视产业的趋势做了如下判断:1、不再孤立的情感承载。将通过影视、文学、动漫、游戏、衍生品等多元IP运营方式的协同;2、连接大众的众创生态;3、社交驱动的宣发升级。未来,潜在的观众很可能从电影创作最开始,就全程关注和参与互动,并通过垂直化、圈层化的人际传播完成影片的宣发。4、虚实结合的“体验场”。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和各种智能设备的深入运用,未来虚实体验将更加充分的结合。

第一句话不难理解,在腾讯的设想中,全球范围的合作伙伴,包括游戏研发商、漫画和图书出报社、电影公司、娱乐公司等,都可以将明星IP接入腾讯的泛娱乐生态,并在这个平台上延展出不同体验形态的文创产品,为用户提供便捷、多元、一站式的文化生活体验,影视是这些角色中的一个。

这可以说是老生常谈,IP相互转化是BAT泛娱乐战略里的基本功,这也是互联网对影视产业提供的基础加持能力。乐视在CJ上发布体验游戏战略时,多次强调乐视影业提供的IP资源会为游戏业务供血,而在搜狐、优酷的网升建设中,从网络文学演绎而来的影视IP,从电视剧IP向电影的转化都取得了成功。

只不过,相比于新媒体平台,BAT在这个竞争过程中,占据的是体量和规模上的优势。

当前腾讯在影视IP转化的试水方向有3个:影视+动漫,影视+游戏,影视+文学,其中动漫作品《我叫白小飞》(又名《尸兄》),漫画点击量超50亿,动画播放量超20亿,长期稳居第一位置,《狐妖小红娘》,上线各项数据指标位居同期上线国产动漫新番第一,首集突破600万。

在所有的转化脉络中,影视到游戏和影视到文学的文本差异最大,转化难度最突出,但是同时,游戏的黏性在对用户的聚拢方面作用也最大,而文学对IP延展性最强。所以,腾讯在这些方面的突破,甚或说,未来的产业地位的奠定都与程武后面的三句话有关。

腾讯制造的养成

如果说一个成熟的“泛娱乐生态”是一片广袤的森林,那么,腾讯现在的工作便在于“挖土浇水施肥”,打造为内容服务的基础能力。一言以蔽之,便是以腾讯最底层的社交、用户能力为连接器,使得内容的制作、发行、营销、用户反馈更快、更高效。比如强大的内容发行能力,通过微信、手机QQ、腾讯视频、QQ阅读等分发渠道,文学、视频等内容将以最快速度触达用户;又比如用户能力,基于账号体系与大数据的结合,腾讯可以通过深度发掘来分析用户的内容消费习惯,对其进行个性化的推荐和服务。而基于O2O领域的能力,则让线下的内容消费更加方便。

这是腾讯一直以来面向消费市场的业务传统所致,在包括影视在内的内容运作上占据着得天独厚的优势,A和B都不具备。在此基础上,腾讯的IP开放平台才显得熠熠生光。

郭敬明携《爵迹》的与腾讯影业全平台合作,正是要借助后者垂直的整合能力力挽版权割裂现状,而从腾讯入主华谊,以及这次腾讯影业与万达院线的合作来看,其实相比于A和B,腾讯对待传统行业的姿态更加温和,其在影视产业的整合道路上更倾向于多做权衡,以自拥平台的姿态,深度挖掘的能力,给传统行业更多强化自身内容输出角色的空间,这是一个双赢的做法,也是A和B应该效仿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