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无限好,博客近黄昏

 

?

  网友绘制的博客搬家图。博客,曾经的时尚,如今的地位有点尴尬。

  博客,从最初进入人们视野到代表网络时尚,再到日落西山,经历了数年时光。之后,是微博。微博还能挺多久?再往后会是什么?

  国庆节前夕,微软突然间宣布将陆续关闭LiveSpace 业务,而且这是一项全球决定。按照微软的说法,未来的六个月内,微软将逐步将旗下的博客业务整体搬迁至Word Press博客平台。当然,微软并没有勉强所有用户在搬迁之后全部入住,用户可以自由选择是否登录新的微博平台。

  微软壮士断腕,诸强伤口撒盐

  对于微软来讲,关闭博客业务将是其互联网业务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性损失。因为博客这项业务,曾经是微软力推的一项服务,现在将其关闭,不免很受伤。

  四年前,微软开辟了博客业务,取名为Live Space。为了推广这项业务,微软甚至不惜代价的将其与即时聊天软件MSN相关联,鼓励MSN的用户开通自己的空间。然而,四年之后的今天,微软公布了一项统计数据:MSN在全球共计拥有4亿用户,但是在这四亿用户当中,每40名用户仅有3人开通了Live Space业务。在这样的数据面前,微软肯定是失败了。然而,更失败的还在后面。

  此次,为了甩掉博客这个推广的并不成功的业务,微软可谓是拿出了“壮士断腕”的决心,但根据微软官方的预计,此次博客业务的整体迁移后,可能仅仅有1%的用户选择迁移到新的博客平台,其余的用户将会被诸多其他网站所瓜分。

  在中国,被瓜分的情景可能更为严重。中国提供博客服务的网站众多,其中较大的有网易、搜狐、新浪、腾讯等,这些网站虽然提供博客服务的时间要比微软晚,但是凭借对于本土市场的了解,他们逐渐弥补了起步晚所带来的差距,并且最终成功超越。

  在此次微软制定了“搬家”计划之后,中国互联网诸强便打响了争夺用户之战。搜狐率先推出了“搬家”服务。根据搜狐博客统计的数据,微软宣布关闭旗下博客服务Live Space后一天内,就有2.4万名Live Space用户申请搬家到搜狐博客,日志总量超过20万。随后,腾讯也推出了类似的服务——QQMSN,用于帮助用户将Live Space中的日志整体搬迁至腾讯的平台上。从这一点上看,微软是为他人做了嫁衣,不免显得惨烈了一些。现在,当微软决定断腕之后,这些“后辈”却开始在其伤口上撒盐。

  当博客成为一种习惯

  “那个时候每天都要登录博客看一看,即使不写东西也要知道谁到我的空间来过,也要去别人的空间拜访一下,看一看朋友的动态。 ”

  微软关闭博客,固然有其用户使用率低的原因,关闭了这项业务,也就让微软“眼不见心不烦”。可以说,这样的做法是最为直接也最为有效的,但并不能称之为最为有利的。

  张妍是微软产品的忠实粉丝,当腾讯的QQ已经在中国成为人们日常联系的重要手段之时,她也依然选择MSN作为自己唯一的即时聊天工具,这让周围的人很不解。张妍面对人们的不解经常说:“QQ就是学的MSN和ICQ嘛,有了MSN我何必还用QQ呢?”同样,张妍也成为Live Space拥趸者,在微软刚刚开通了这项业务之后不久,她便在那里留下了自己的文字。“这是什么?怎么玩?谁能教教我? ”张妍的第一篇博客里如此写到,可以看出,对于博客这种东西她当时知之尚浅。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妍对于微软博客越来越了解,发文量也越来越多,更认识了许多来她空间里做客的朋友,她也加入了很多以兴趣建立起来的圈子。“那个时候每天都要登录博客看一看,即使不写东西也要知道谁到我的空间来过,也要去别人的空间拜访一下,看一看朋友的动态。 ”在最初接触博客的日子里,每天登录博客已经成了张妍的生活习惯。

  在那段日子里,写博客成了张妍的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不写博客之前,我有记日记的习惯,后来我就把日记写成了博客,和大家分享我的心事,感觉很美妙。我也能了解到朋友的心情,即使偶然间看到陌生人产生了不悦,我也会送去自己的祝福。 ”

  与张妍相比,张晨曦的想法更为“功利”。“当时玩博客的人少,我玩,代表我潮,说出去有面子。 ”张晨曦就是带着这样的一种心态加入了博客大军,与张妍相比,张晨曦更新博客的速度要更快,拥有的朋友也更多,同时也了解到了更多事情。

  坚持下来的人越来越少

  渐渐的,博客从一种小众文化变成了平民文化,当然这不仅仅是微软的功劳,还有其他网站的跟风。

  随着微软博客取得的成功,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诸多门户网站也开始相继推出自己的博客服务。在世界范围内,这些网站的实力与微软相比确实不占优势,但是在中国范围内,他们更了解中国网民的上网心理,也比微软更贴近网民的生活。在中国网站的共同发力之下,博客业务不再是微软一家独大,而是形成了诸强纷争的局面。

  面对各个门户网站开通的博客业务,人们的选择多了,加入博客军团的人也多了,而一些博友们也开始觉得累了。“周围写博客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感觉不对了。 ”张妍告诉记者,当周围的朋友越来越多的写博客之后,每天去她空间浏览的访客越来越多,这些博友们在她的空间里留言,“感觉自己的空间变成了公共会议室”。

  最初,张妍还能够耐心的看一看留言并进行回复,但随着留言的逐渐增多,她再也没有这样的时间和精力,渐渐地也就不再进行回复。但这些都还是次要的,最重要的还是张妍觉得自己的生活被打扰了。

  因为习惯在博客中写一些日记类的文字,不免的就会涉及一些张妍的个人感情话题。但是随着博友的增多,张妍却不敢继续在博客中书写自己的情怀,有些事情她不想让太多人知道。“不写自己的感情,其他的内容我也没必要去写了,我也就不愿意更新自己的博客了,省得自己累。 ”在这样的想法之下,张妍很少在更新自己的博客。

  张晨曦玩博客的动机与张妍不同,但是他同样感觉到了累。“开始的时候就那么一个网站提供博客服务,我也就一个博客。不过后来提供博客服务的人多了,我的博客也就越开越多。 ”张晨曦告诉记者,为了在朋友面前始终保持一个潮人形象,他在很多网站都开通了博客服务,甚至一些知名度非常小的网站他也会开通博客。但是,这样做的结局只能是他在各个网站发表博客的时间远远超过写一篇博客的时间。“写一篇博客半个小时,我登录各个网站发表博客的时间却有将近一个小时,账号密码我都不得不用记事本记录下来。 ”即便如此,张晨曦还是咬牙坚持着。

  博客中了“面目全非脚”

  随着博客越来越让人感到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像张妍一样,开始日渐远离博客,能够继续坚持下来的绝大多数也都是张晨曦这样的人,真正将博客视为一种生活态度的人,已经越来越少。

  面对这样的情况,各大网站也开始逐渐炒出新的噱头来吸引逐渐流失的博友们。

  名人开博是各大网站使用的一个重要的招数。打开各大网站的博客首页,人们会惊奇地发现其中有很多名人的身影。在网站开始这种博客推广的时候,的确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生活中谁都有个偶像,但是能够与偶像近距离接触的人却非常少。无疑,名人开博给了粉丝与偶像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很多人也因此重新回归到了博客大军之中。“当时郑渊洁在新浪开了博客,我就去新浪注册了一个账号给郑渊洁留言,只要他一发表日志,我就去抢沙发(第一个回复或者留言的位置)。 ”张妍为了郑渊洁,开通了新浪博客,重新回归到了博客圈子之中。

  网站为推广博客做的努力不仅限于此。在尝到了名人开博的甜头之后,各路网站开始在博客中加入了各种新鲜元素,视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新浪、搜狐等网站,都推出了在日志中插入视频的服务,而这也催生了一个新群体——播客。多元素的加入,让博客重新焕发了生机,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圈子之中,每个人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片自留地,但是,多元化的加入却让很多人感到,博客越来越不像博客了。

  张妍对此评价到:“我理解的博客就是记录自己生活的文字,但是现在的博客,却越来越不像博客了。 ”在张妍的眼中,名人撰写的评论、播客的出现等各种元素的加入,逐渐背离了自己的理解,这让她再一次脱离博客大军。

  但是对于张晨曦而言,这样的变化并没有什么影响,“怎么都是玩,最初的概念已经不再重要了,老师不是还说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吗? ”的确,怎么都是玩,玩什么、怎么玩就不再重要,关键是玩得开心。

  这个时期,博客进入到一个平稳的发展阶段,人群数量不会激增,也不会有大的下降。

  致命一击是社交网站还是微博?

  每天登录开心网之后,他就会浏览朋友的分享,然后将这些再分享出去,朋友们甚至送给他一个称号——“分享帝”。

  然而,正如张晨曦所说,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博客在进入到一个平稳的发展时期后,却开始受到了新的挑战。

  两年前,如果你问一个人什么是社交网站,九成的人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但是现在,或许人们依然无法说出社交网站的具体含义,但是很多人却已经可以说出“人人网”、“开心网”、“Facebook”这些大型社交网站。

  社交网站可以做什么?“可以做很多。”张妍和张晨曦对社交网站做出了这样的评价。的确,通过社交网站,你可以分享自己的照片,可以发布自己的日志,但是更加吸引人的是,通过社交网站你可以找到失散多年的朋友、同学。

  与此同时,在社交网站上,用户可以分享视频、日志,这个功能在最初深受人们喜爱。但是,随着分享的增多,人们却也开始感到厌烦。

  “我在人人网上看到一篇日志叫《每个女孩上辈子都是折翼的天使》,被人们疯狂分享,但是我觉得这样的分享我一点都不喜欢,后来连大学校长都成了‘折翼的天使’,无聊至极。”张妍对于这样人人网上的分享非常反感,但是却也无可奈何。

  不过,张晨曦却非常喜欢分享,在开心网上,他的分享数量百倍于自己发表的日志或者图片,每天登录开心网之后,他就会浏览朋友的分享,然后将这些再分享出去,朋友们甚至送给他一个称号——“分享帝”。

  在很多人看来,社交网站的出现加剧了博客的衰败,毕竟在博客基本功能未缺失情况下,拥有更多功能的社交网站更好用一些。不过,在张晨曦眼中,社交网站也已经可以归为“OUT”行列,因为他现在在玩微博,在采访的过程中,他也不忘拿出自己的手机发布了一条微博:“我在接受辽沈晚报记者的采访。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